History of sauce and wine
酱酒历史
茅台镇是酱香型白酒的发祥地和中国重要的白酒产地之一。酱香型白酒始于秦汉,熟于唐宋,精于明清,盛于当代。
秦汉 关于酱酒的历史,枸酱之说盛行。汉武帝时期,唐蒙南越饮枸酱而使夜郎,推动国家对西南夷的开发,成就一段史话。清代诗人郑珍诗句“橡蚕不自乌江渡,蒟酱还从益部来。”正是对这一史实的高度概括。“枸酱”,被认为是酱酒早期雏形。《遵义府志》则指出:“枸酱,酒之始也。”
唐宋 仁怀盛产美酒已久。至唐、宋朝,仁怀一带已成酒乡,酿酒之风遍及民间。宋代,赤水河岸边的土司去泸州述职时,其随从会以竹筏搭载美酒等方物,前往都市交易。
明清 到清朝,茅台酒业兴旺,“回沙工艺”逐渐成型,“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,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”及“仁怀城西茅台村酿酒全省称第一”。茅台烧、茅台春、茅台烧春、茅春等酒声名鹊起,获得“酒冠黔人国”,“风来隔壁三家醉,雨后开瓶十里香”的赞誉。
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“一摔成名” 1915年,茅台送出产品参加了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,由于首次参展且装潢简朴,因此在参展会上遭到冷遇。一位中国代表心生一计,佯装失手将茅台酒摔破在地,顿时酒香四溢,茅台以其精美绝伦的品质冠盖群芳,一举夺得金奖,与苏格兰威士忌、科涅克白兰地同列为世界三大(蒸馏)名酒。留下了“智掷酒瓶振国威”经典佳话。
四渡赤水 1935年,中央红军长征过茅台,红军以茅台所产之酒洗尘疗伤,茅台酒也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的红色情缘。
如今,中国是酒文化的极盛地,饮酒的意义远不止口腹之乐,更是传统文化符号,是礼仪、气氛、情趣和心境、态度的象征。不仅如此,酱香酒给人以美的享受,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。酱香酒的发展,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,英勇献身,因此酱香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,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。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!